近讀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卡倫·霍妮的《我們內心的衝突》,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想要解決自己內心的衝突,最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其表現爲能自省,自主,自控,爲自己的選擇負責。只要做到這些,我們就可以自己消除自己內心的衝突,擁有完整的人格,活出真實的自己。

 

書中講了我們內心的衝突是來自于我們小時候形成的應對人際關系的方法不能很好地適應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

 

因爲一個人在幼年時期,壯陽藥 特別是在2歲前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就會導致他把精力放在應對周圍的人際關系中,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向外探索和學習中,這是一種人類行爲的退行。正常的孩子應該是把精力放在向外去探索去學習的事情中,但是如果這個孩子缺乏安全感,就陷在努力想要獲得安全感的泥沼中。

 

我們小時候在應對周圍的人際關系時會形成三種人格傾向:討好人,對抗人,隔離人。這三種人格傾向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正常人是可以根據環境和需要在不同的場景中展現出不同的性格特點的。比如該憤怒的時候需要表現出憤怒,該親近人的時候能親近人,該獨處的時候能選擇獨處。

 

但是也有些人無論在什麽場合下都只會展現出同一種性格特點,而這就是神經症患者。爲什麽神經症患者會這樣呢,因爲他們內心中的衝突拉扯著他(她),爲了壓抑衝突,他們往往會選擇讓某一種傾向做主導地位,KAMAGRA果凍液態威   從而壓制住另一種傾向,這樣他們就會無意識地在不同的場合都使用同一種人格傾向。

 

書中舉了一個工程師的例子,這個工程師的設計方案被同事否決了,但是同事們又在他不在場的情況下定下了其它的方案。

 

工程師完全可以就此提出抗議的,但是他沒有任何表示,原來他心裏一方面覺得自己很厲害,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一方面又想討好別人,做一個大家都喜歡的人。結果就是他把自己的憤怒內化了,導致這些憤怒出現在夢中,不僅出現在夢中,還進入了內心,導致他心情暴躁,容易發怒。

 

而如果他一開始就把真實的自己表現出來,去解決好這件事情,就不會損害自己的健康。

 

雖然我們不是神經症患者,但是我們的內心一樣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衝突:比如你既想周末時獨處,又覺得應該跟朋友們在一起玩;你喜歡藝術,但是你又聽父母的話學了計算機專業;你不想生二胎三胎,但是你卻在家人的催促中生了;你不想跟婆婆一起住,但是你又想要她幫你帶孩子。這些衝突有的只是一時的,有的卻會導致長久的壓抑。雙效希愛力 

在現在這種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面對的選擇多了,同時我們內心的衝突也多了。霍妮說,選擇是人類的特權,但同時也是人類的重負。

 

因爲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而這就會在我們內心形成衝突,特別是當我們選擇之後得到的結果不如預期時,我們內心的衝突會更加激烈。

 

衝突如果沒有及時解決,是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的。帶著衝突生活會讓我們的生活缺乏快樂,還會讓我們遇到一點小事就心煩意亂的。而衝突的後果有焦慮,抑郁,酗酒,嚴重的還可能會出現虐待傾向。

 

 

 

 

比如毛姆《刀鋒》中有一個叫蘇珊的角色, 必利勁   

 一開始她的人生特別順利,讀書,結婚,生孩子都是特別如意的,但誰知突如其來的一場車禍把心愛的丈夫和孩子都奪走了。

 

一開始還過著人人羨慕的美好生活,轉眼一切都化爲了烏有。她的內心出現了激烈的衝突:她習慣了之前那種美好的生活,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她就這樣在現實中迷失了自己。她天天酗酒、吸毒、放縱自己,以此來麻醉自己,可這並不能讓她得到真正的解脫,最後她還是自殺了。

 

她在面對內心的衝突時,選擇了用隱藏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只會導致衝突越來越多,最後終于承受不住。

 

但是《刀鋒》裏的另日本藤素 一個女主人公卻擁有強大的內心,懂得如何解決內心的衝突。當她面對心愛的男孩時,她確實很想跟他結婚,但是她的內心卻又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過的是富人的生活,她可不想過那種窮苦的日子,所以她選擇了跟另一個富家子弟結婚。

 

這個女人很清楚自己的感覺,也能掌控自己的內心,雖然她的選擇你可能不喜歡,但是那是她認爲的最好的最正確的選擇,因爲她知道那個選擇才適合她。

 

都說人生就是各種選擇的結果,無論結果怎麽樣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如果一個人能這樣想,能爲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她的內心就不會有那麽多的衝突。

 

 

那麽一個人要如何才能變得強大呢?

 

霍妮提供了四個步驟:一是了解真我,明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真實想法。比如,你喜歡一個人,你要知道你是真的喜歡這個人還是喜歡他帶給你的東西。比如你考公務員,是你自己真的想做公務員還是你家裏人覺得做公務員好。

 

二是構建自己的價值觀,一美國黑金個人一旦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價值觀,也可以說是做人做事的原則,那麽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參照這些原則去做出選擇,而不會陷在選擇中不知如何是好。

 

三是學會放棄衝突的一方,舍棄就是解脫,其實就是說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學會適當地取舍,這樣我們反而能過得更開心。

 

毛姆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斯特裏克蘭德就主動放棄了家庭和事業,從倫敦來到了完全陌生的巴黎。因爲他內心的衝突是現實與夢想的衝突,他從小就想當畫家,可是他聽從父親的建議,學了金融專業,做了證券經紀人。

 

一開始這衝突並不是那麽強烈,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內心的夢想卻在不斷地呼喚他,于是他拿起了畫筆,卻得到了妻兒的嘲笑。之後,他還瞞著他們報了畫畫班。後來他覺得終于到了該解脫的時候了,他就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只給他們留下幾句話。

 

現實中當然很少人能做到放棄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去重新雙效艾力達開始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我們在面對衝突時還是應該要學著去放棄一些心中不那麽喜歡的東西。

 

四是學會爲自己的決定負責,一個人只有能爲自己的言行負責的時候才能控制自己的行爲。

 

我覺得如果一個人能做到這四點,那麽就可以很明確地知道如何應對自己內心的衝突。

 

因爲做到了這四點,這個人就能變成一個能覺察自我的人,一個人能覺察自我,自然就能三省吾身。一個人一旦構建起了完整的價值觀,就會清楚地知道如何爲人處世。一個人能做到舍的時候,離得就很近了。一個人能自主選擇,爲自己的選擇負責,爲自己的言行負責時,自然就能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所以,只要自己強大了,一個人就能直面自己內心的衝突,而解決衝突也就變得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