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生病的時候,都是如何服用藥物的,服用藥物期間都有哪些習慣?
A:“因爲有些藥丸實在比較苦,用溫開水很難服用下去,經常會有味道的飲料代替溫開服用藥物”
B:“平時有些藥物比較小,爲了節省時間經常會選擇吞服。”
C:“忙起來的時候經常會忘記吃藥,絕大多數都是想起來後在服用,一般很少會計算服用藥物的時間。”
相信上述的問題,屏幕前的大家應該都有中標的。其實,以上的方法並不是正確的服藥習慣,如果長期這樣服用藥物的話,對健康不一定有利。
錯誤服用藥物的習慣都有哪些?
01用飲料代替溫開水服藥
飲料代替溫開水服用藥物的行爲並不罕見,甚至可以說很常見,但是這種因爲是非常不健康的行爲。飲料中會含有一定量的色素和食品添加劑,這些物質會影響到藥效,使病情久久不能康複。
此外,飲料和藥物都會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如果兩者同時飲用的話,會對胃黏膜造成雙重刺激,使胃部出現不適感。
02送服的藥物變成吞服
正常情況下,我們服用的藥物都是送服的(用溫開水送服,但是現在許多年輕人在吃藥的時候爲了節約時間,經常會選擇吞服,或者只喝一兩口水。藥雖然被吃進去了,但是由于每天充分的水分來“保護”我們的食管的話,藥物會對食管的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從而使咳嗽加重,甚至出現炎症。因此建議如果是送服藥物的話,服用藥物期間至少服用200毫升的水。
03將藥物掰碎後服用
藥物太大,藥量太多怎麽辦?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將藥片掰碎或者溶于水。其實這種行爲是不可取的。服用掰碎或者溶于水的藥物,會使人的副作用加劇,還會影響到藥物的藥效。尤其是腸溶片之類的藥物,如果掰碎的話,會提前在胃中溶解。不僅達不到藥效還會對胃粘膜造成刺激,影響胃部健康。
04不按規定的時間服用藥物
說明書上寫到一日三次。爲了明確地服用藥物期間,會選擇在飯前或者飯後服用藥物。看似非常正確的行爲,實則是錯誤的。因爲每餐間隔的時間太短,不能保證每個時間段的藥效都發揮到最大化,還會因爲多次服用藥物,引發副作用。一般建議:一日三次服用藥物的話,每次服藥的間隔應保持在8小時;二次用藥的話,每次服用間隔應保持在12小時。
除了以上這4種常見的錯誤服用藥物的習慣以外,還有部分人喜歡躺著用藥、多種藥物同時服用、吃藥期間喝酒等等行爲,對于人體的健康都非常的不利。
錯誤的服用藥物不僅會損傷人體的健康,還有可能會出現中毒的現象,因此在服用藥物後,出現以下幾種症狀時,需要及時撥打120
- 會出現昏迷、神經恍惚的現象:有些患者在錯誤服用藥物以後,會出現精神恍惚,昏迷、全身麻木、乏力等現象。主要是因爲藥物刺激到大腦神經引起的。
- 皮膚狀態出現異常:有些患者在服用藥物後,會出現過敏的現象,如皮膚出現大片紅斑、甚至還會出現丘疹、瘙癢、盜汗等症狀。
- 血壓以及心率出現異常:有些患者在服用藥物之後會出現“循環系統中毒”的現象,從而影響到血壓和心率的正常值。循環系統中毒的主要表現:臉色蒼白、血壓和心率出現異常等症狀。
如果在服用藥物期間,出現以上這些“中毒”症狀的話,需要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救治。並且在醫生的醫囑下正確服用藥物。
那麽爲了避免錯誤服用藥物引發的危害,服用藥物期間要注意哪些事項:
①注意藥物的服用時間:藥物的不同,服用的時間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有些藥物要嚴格遵循間隔時間,有些藥物是飯前服用等等。爲了發揮藥效,應該嚴格地遵照醫囑服用藥物。
②不要急于求成,擅自加大藥量:“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不管是什麽疾病,治療起來都需要療程,並不是吃完,病情就能恢複的。因此在服用藥物期間不可爲了追求效果大劑量的服用藥物。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
③吃完藥物後,不可立即運動:服用藥物之後,藥物會在60分鍾之內進行分解、代謝。在代謝的過程中需要充足的“能量”進行消耗,如果這個時候選擇運動的話,會影響到藥物消耗時所需要的能量,從而降低人體對藥效的吸收。一般建議:在吃藥後的1小時之間,切記不可立即運動。
總結:“藥物”可治病亦可致命,如果不能正確服用藥物的話,或許會將良藥變成毒藥。爲了自己的健康著想,建議大家在服用藥物的時候可以謹遵醫囑,切記不可隨心所欲地服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