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朋友飯量大,每頓都要吃上滿滿一大碗才能飽,常吃的是米飯和饅頭,味道好還扛餓,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但是上了年紀以後,大家都說吃這兩種主食不太健康,所以大家就開始糾結了,到底吃點啥比較好呢?不妨接著往下看。
01
爲什麽建議大家少吃米飯和饅頭?
這類主食的優點是口感好,人們的接受度高,但是它們的營養比較少也是事實,因爲在精加工的過程中會把外表的殼脫去,而這些去除的部分含有很多營養,所以,和全谷物相比,它們的營養含量相對少一點。
另外,由于米面被精加工過了,所以它很容易消化,這對年輕人來說可能沒什麽影響,但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卻有一定風險,因爲攝入的碳水太多,對血糖和血脂的影響比較大,而中老年人的身體本來就有不足之處,若每日三餐都以米面餵食,某些疾病風險就會升高。
相關的研究也有很多,其中比較權威的就是柳葉刀一篇關于心血管的研究,其中提到我們的飲食結構存在三大不足,有一點就是太精細了。
02
主食不吃米飯和饅頭,可以吃啥?
——南瓜餅
南瓜有絲絲甜味,但是它的含糖量不高,而且裏面有很多粗纖維,對胃腸道有一定好處。所以,可以把單純的饅頭換成南瓜餅,在面粉中加入適當比例的南瓜,然後搓成面團,最後壓成餅。雖然口感沒有白面饅頭好,但是也扛餓,對控制血糖和肥胖有幫助。
——窩窩頭
窩窩頭的口感比較粗糙,吃在嘴裏幹巴巴的,所以現在很少有人喜歡吃了,但是對中老年人來說,他卻是一種很健康的食物。裏面可以放上豆腐渣、胡蘿蔔、豆子、蔥絲,保證營養豐富,口感沒有那麽粗糙,既能補充多種營養,同時又不會制造太多熱量,非常適合當成主食。
——雜豆飯
如果你覺得做餅和窩窩頭太複雜,那麽也可以做雜豆飯,顧名思義,就是把各種豆子放在米飯裏一起蒸,這樣一來米飯的比例就減少了,口感沒有那麽軟糯,甚至需要多咀嚼幾口才能咽下,有的人可能吃不慣,但是多咀嚼以及豆類的營養都對人體有利,建議慢慢適應。
——蒸紅薯
紅薯比雜豆飯還容易制作,直接洗幹淨了放到鍋上蒸就可以。它在以前吃不飽的年代其實就是一種主食,只不過現在人們吃飯,專門吃紅薯的人就變少了,但是中老年人吃紅薯還是比較好的,因爲紅薯的熱量比較低,粗纖維比較多,不容易堆積脂肪。對控制體重、降低血糖,有積極影響。
主食不一定要吃那老一套,通過勤勞的雙手和智慧,我們會發現更多好吃有營養、低脂,還有益健康的主食,除了以上四種,大家還可以用五谷煮粥、做面條,方法很多。
03
中年男子身材肥胖,主食改吃五谷雜糧,發生了什麽變化?
徐先生個子不高,大概一米七,但是身材很胖,有一百六十多斤,他平時能吃兩大碗米飯,飯後還能再啃上兩個饅頭。後來徐先生查出高血糖,醫生讓他改變飲食結構,增加粗糧比例,本來徐先生是不願意的,因爲他害怕吃粗糧吃不飽,而且那些幹巴巴的粗糧他實在咽不下去,可是爲了健康,他不得不開始嘗試五谷雜糧。
另外,醫生還給他提了一個很奇怪的要求,那就是主食放在最後吃,徐先生不理解,但是他沒有多問。就這樣,從那以後徐先生每次吃飯都會先挑肉、蔬菜吃,如果還沒有飽,就再喝一碗菜湯,感覺肚子沒那麽餓了,最後再盛碗雜糧飯。
吃雜糧飯的時候徐先生會認真咀嚼,保證嚼爛了才會咽下,這樣喉嚨不會太難受。後來慢慢吃習慣了,他覺得雜糧飯也沒那麽難吃,還主動要求在裏面加上胡蘿蔔、豌豆、紅薯、玉米等食物,顔色好看又好吃。
雜糧飯吃完後,徐先生覺得自己差不多飽了,如果還沒有飽,他會吃個紅薯或玉米。和以前的飯量相比,現在他的飯量至少減了三分之一,徐先生很奇怪,爲啥改變了順序自己吃得就少了呢?
醫生向他解釋,因爲前期肉和菜已經占據了一部分胃容量,而這些食物升糖不快,後續進食的雜糧也會帶來強烈的飽腹感,這些食物都無形中讓徐先生控制了飯量,幫助控制體重。
五谷雜糧和精制米面不同,它的粗纖維很多,而且沒有那麽軟糯的口感,在口中咀嚼的次數會比吃米飯更多,咀嚼次數增多也會給大腦帶來錯覺,覺得自己吃飽了。因此,雖然徐先生沒有在飲食種類上做太大變動,但是他的血糖卻慢慢往下降,相信之後再配合運動改善,血糖水平會越來越好,人也會慢慢變瘦。
主食種類豐富,通過合理搭配不僅能幫助改善疾病,還能幫助減重,但是大家不能極端,覺得米飯和饅頭不好就一口都不吃了,這種行爲是很危險了,如果攝入的主食比例太少,有可能縮壽。所以,改變主食種類就可以,不能完全不吃。